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6. Sugarcane Harvesting

6. 蔗園機械化的啟蒙

前面提到稻作機械化已趨完備,甚至水稻收穫後作業已進入自動化階段,不過在台灣農田上最早利用農機卻非自水田起步,而是由台糖公司自營農場的甘蔗園開始。


民 國三十九年,隨著國府自大陸撤退到台灣,於九月間行政院善後事業保管委員會結束,其所屬農墾處(AMOMO)移併台糖公司,四十年一月該公司設立農業工程 處(後改為機械工程處,仍稱AMOMO),主要負責農機之保養、修理、研究改良、人員訓練及農機配售等業務。又為試驗農機,該公司還在嘉義太保農場設立 「機耕實驗場」。

當時台糖公司已有曳引機廠牌機型,如EMPIRE,ALLISCHALMERAC-C,AC-WC及FARMALL “A”等計186台,係屬18-30馬力的輕型曳引機,僅能犁地、耙田及搬運,此為台糖蔗園機耕之搖籃期。此階段曳引機因馬力小,不適應蔗田需要,工作效 率與應用範圍均不理想,於四十年左右再自美國購進C-WD,D-WD及AC-UC等蔗園用機型,馬力雖仍僅有30多馬力,但作業項目擴大至犁地、翻綠肥、 耙田、作植床、施肥、中耕除草、培土、開根及搬運等;再配合大馬力履帶式機型,如CATERPILLARD-6及D-8之購進使用,此為台糖機耕之成長 期。

四十三年開始大量引進M-TA,C-WD45及S-WD45等四十馬力級輪式曳引機,至五十七、八年間引進種蔗機及甘蔗收穫機為止, 為台糖機耕之壯大期。本階段曳引機除四十馬力級以外,尚有九十馬力以上的履帶式機型,如D-6C,TD-9,OC-12,OC-15,HD-16D及 NTK-6等亦前後參加機耕行列,擔任深耕、犁地、耙田、中耕、施肥、培土及噴殺草劑等單項作業。一次多項操作之聯合農具,如中耕施肥器、施基肥作植床 器、培土施肥器、整地聯合農具(築畦、施基肥、作植床)及宿根處理聯合農具(開根、施肥、排土、潛耕)等,亦在此階段自行研製推出應用,機耕效率因之提 高,費用降低,蔗園機械作業才算真正開始全面應用,但機耕作業程度仍僅能達到47%,在此階段對一搬蔗農的機械代耕業務也開始展開。

五十 八、九年,台糖公司又引進甘蔗收穫機及FORD-500,DB-1200型六十馬力輪式曳引機,台糖自營農場始邁進蔗園作業全面機械化的時期。因該等曳引 機馬力較大,且具有動力傳出裝置(PTO),過去無法做的作業,如甘蔗株心入土(回轉式與螺轉式入土農具)、宿根切頭、復畦、覆土等即可應付自如了。自從 開始使用種蔗機及收穫機後,蔗園一貫作業機械化可算完成。本階段大馬力曳引機除上述兩種外,尚有各型履帶式及四輪轉動機型,如IH及CASE等。另外由澳 洲進口之DMH,TOFT,MF各型甘蔗收穫機也大量投入機耕行列。

甘蔗園中使用的台車(資料來源:北斗文建會

台 糖農場大都依賴國外進口農機,但許多作業機卻為本土研發改良成功者。鑒於台灣農地少價位高,該公司乃開闢大批河川石礫地為蔗園,因此本土化蔗園作業機堅固 無比,構造特異。此種特異農具除部分由台糖自行研製外,大部分委由民間農機工廠承製,如高雄大寮的谷林農機公司為個中翹楚。該公司負責人林瑞寬兄弟幹勁十 足白手起家,兄對外負責拓展業務,弟對內主持廠務,兩人合作無間,公司業績蒸蒸日上,已有向外投資了。

甘蔗採收機(資料來源:鐵道車輛)

總 之,蔗園機械化完備後,早年甘蔗種植期及收穫期雇用農民如螞蟻雄兵般的田園景色已一去不復返,而以機械影子點綴田間代替了。由於農村勞力缺乏,而適時以機 械力替代,始得勉強維持了台灣糖業的存在,只是其生產成本仍居高不下,成為台灣糖業的隱憂。砂糖成本中,由於甘蔗體積龐大,其收穫後搬運費用所佔比率不 小。甘蔗搬運主要依靠日據時代留下來的台糖小火車,不過由蔗園搬離時早年卻需依賴牛車,但自從機械化後牛車減少,且其效率太低,後來轉而依賴土產的拚裝車 了。

事實上拚裝車絕大部分非被利用於農產搬運,許多卻被利用於如土木建設、砂石搬運,甚至小販用等,這些非農用拚裝車在公路上奔馳,闖出 不少意外事故來,交通單位卻怪罪為農機闖禍,當然農政單位並不承認拚裝車為農機,因此互相踢皮球,拚裝車的管理問題,至今仍一直無法理清權責,這可能拚裝 車被誤認為農地搬運車的緣故。其實兩者很容易區隔。前者顧名思義為拚裝,為利用一般舊汽(卡)車底盤拚湊而成,當然無一定規格,大都由鐵工廠製造;而後者 則依農政機構所定規範在一定規格之下量產者,且每一機型都需通過性能測定,這些都是合法農機工廠的產品。因此,農政單位僅承認農地搬運車為農機而列入管 理,把拚裝車排出在外。

六十五年行政院為考量當時農村運輸需要,乃由各縣市政府農政單位(因尚無交通單位)核發拚裝車「臨時使用證」,並 由省政府交通處管理輔導。由此可見,交通單位無法有效管理拚裝車,就只能把責任向外推。其理由據說為早年互相踢皮球要取締拼裝車時,台南縣政府農業局謝局 長認定該車對農業搬運仍有需要,乃自告奮勇擔任管理,自此交通單位認定拚裝車不是他們的業務範圍,也樂得清閒。

綜合言之,台灣以一代的歲月除完成水田作的機械化以外,旱田作物栽培以蔗園機械化起步最早且完備,其他旱田作物,如甘藷、花生、玉米、大豆乃至茶園、蔬果類等作物栽培亦陸續完成機械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