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Chapter 5 Tillage Operations

第五章 犂耕作業機具


本篇作者:台大生物產業機電學系 馮丁樹教授(退休)

5.1農事作業範疇

有些人認為農事作業是一種低下的工作,但沒有農業那來吃與穿?那來住與休閒娛樂?因為人要吃,才有農業。今日之農業雖可以用許多機械取代,可以在最少的勞力下從事農事所需之繁勞工作,農業之本質仍然必須依賴自然的陽光與水分,仍然必須有適當的耕耘與栽培技術。

為完成各種農事作業,必須選擇適當農具做所需的工作,並且將農具與動力源相連接,使其能受到控制,並在所用的動力不超過有效容量的範圍下完成栽培的工作。一般農事作業可分類如下:

  • 初次犁耕:將未經攪動的土壤,在特定深度內進行犁耕作業,翻轉土壤並掩埋雜物及雜草,以控制其滋長。此外,亦包括為防止土壤沖蝕的土木工程及整地工作。
  • 二次犁耕:將經過初步次犁耕之土壤,進行整理,使其坵塊符合所需之大小及分佈,土壤因而獲得適度的壓實,且具良好的透氣性及透水性,以利種子或作物的生長。
  • 播種及移植:將種子或秧苗以正確的深度及間隔植入土中。
  • 作物保育與管理作業﹕包括噴藥、除草、施肥等項。
  • 收穫:採集所需的作物部分以供進一步使用。
  • 加工:將收穫後之穀物或農產品原料進行加工,使其易儲存或使用,並轉換成可供銷售的形式。
  • 運輸:運用不同的階段流程將物資運送到所需的地方。例如:將生產所需之物資(種子、肥料及殺蟲劑等)及機械運至田間﹕或將作物運回曬場或倉庫;或將產品運至市場。



5.2耕耘之意義


無論小農與大農制,農業就是一個與天地為伍的產業。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就像初生嬰兒一樣,依成長階段之不同,其所需之作業亦不相同,有些直接與作物本身有關,有些則與其生長之週邊環境有關。這些作業將包括整地、播種、管理、收穫、搬運、加工、儲藏等。有些作業僅需應用一次,有些則需要多次處理,且處理之方式亦因作物對象之習性而有不同。在這些項目當中,即使相同的作物,也會因為耕作制度上之差異,而有不同之作業方式。以水稻為例,採用種子直播及採用秧苗移植就有不同的作業過程,其衍生的作業項目亦不會相同。如何選擇,則需由風俗習慣、生產成本,勞力的利用及農產品之品質與產量上來衡量。

每一項作業均有其目的與作法,整地作業亦然。一般言,整地是人類與自然爭地的開始,藉由這項作業可提供作物一個舒適的生長環境。整地需要克服諸多問題:

  • 不平坦的土地需整理使其平整;
  • 有雜草生長之地區應先剷除雜草,或防止其繼續蔓生;
  • 必須涵養水分的地區應能適時給水,故需預備良好的水道供水。所以整地應包括犁耕、翻土、碎土及整平等工作。


5.3犁耕之目的

犁耕的主要目的在翻鬆土壤,使土質更適合種子發芽。除此以外,依環境之差異,仍存在有其他需要犁耕作業的原因:

  • 土壤經翻轉,可埋覆雜草,以控制其滋長,並維持地力。
  • 增加土壤的透水性,減少雨水或灌溉水的流失。
  • 深層部位的土壤經翻鬆後,可使作物根部較易穿透,增加作物可利用之水量。
  • 提供發芽或發根所需要之溫度。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很多不同型式及大小的農具供選擇,以完成各種農事作業。以機械作業,其工作比人力輕鬆、快速與成本低廉。目前大部份之農機具均已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與改良,以適合不同的人、土壤及作物條件。曳引機用犁通常可分為四種﹕板犁、圓盤犁、鑿犁及迴轉耕耘機。

5.4 保護耕耘(Conservation Tillage)演講










沒有留言: